政策法规
关于公布《工业行业近期发展导向》的通知
国经贸行业[2002]716号
关于公布《工业行业近期发展导向》的通知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经贸委(经委),各直管协会:
为贯彻落实《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纲要》和“十五”工业及行业规划精神,根据广大企业及金融、证券等部门的要求,国家经贸委研究提出了机械、汽车、冶金、有色金属、石油、石化、化工、医药、煤炭、建材、轻工、纺织等行业近期发展方向,旨在加强宏观调控,引导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方向,优化资源配置,减少重复建设,促进各行业健康、稳定发展,以提高我国工业整体竞争力。
近期工业行业发展必须坚持市场导向、突出重点、技术进步、协调发展、可持续发展等五项原则,坚持从市场出发,充分发挥市场机制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以产品结构、技术结构和企业组织结构调整为切入点,紧紧围绕新产品开发,产品质量改善、技术进步和降低成本,防治污染,加大技术改造力度,提高工艺和技术装备水平,努力形成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和关键技术的名牌产品。发挥工业整体优势,优化工业生产力布局和区域经济结构。继续淘汰落后的设备、技术和工艺,压缩部分行业过剩和落后的生产能力,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现将《工业行业近期发展导向》印发你们,请遵照执行。
二OO二年九月二十八日
前 言
为贯彻落实《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纲要》精神,《“十五”工业结构调整规划纲要》提出了提高工业整体素质和国际竞争力,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的总体发展目标。“十五”期间,要坚持以企业为主体,以市场为导向,以发展为主题,以结构调整为主线,以提高竞争力为目标,合理引导社会资金和外资投向,调整社会投资结构,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和效益,以推进工业行业结构调整,确保规划目标的实现。这既是促进产业优化升级的要求,也是扩大内需、拉动经济增长的迫切需要。根据“十五”工业及行业规划明确的产业发展方向,提出近期工业行业发展导向,以加强宏观调控,引导市场主体行为,优化资源配置。
近期工业行业发展必须坚持的基本原则:
一、市场导向原则。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经济发展的市场环境由卖方市场转变为买方市场,“供给制约”转变为“需求制约”。买方市场的形成,标志着我国工业经济开始进入一个全面竞争的环境,经济发展过渡到新的阶段。各工业行业必须加强市场环境的分析,预测国内、国际技术经济发展趋势,根据市场需求确定行业发展和结构调整的重点方向。
二、突出重点原则。加快发展市场需求增长快、对国民经济发展全局有重大影响、目前国内生产不能满足需要、产业关联度高、带动性强、有可能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的产业和产品,并将其作为近期的发展重点。与此同时,要坚决制止不合理的重复建设,通过支持优势企业上规模、上水平、上质量,推进产品结构调整,整顿市场经济秩序,建立健全优胜劣汰机制,加快淘汰浪费资源、污染环境的落后生产能力。
三、技术进步原则。坚持自主创新与技术引进相结合、硬件改造与软件改造并重,支持工业共性、关键、前瞻性技术的联合开发。加强企业管理信息化、营销网络建设,加快人才队伍培养,增如必要投入,提高企业经营管理水平。要加快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加大对具有广阔市场需求的传统产业的改造力度,优化产品和技术结构,提高劳动生产率,发挥规模经济优势,提高工艺和技术装备水平,增强企业快速反应能力。不搞填平补齐和以扩大产量为主要目的的一般性改造。
四、协调发展原则。注重发挥工业行业整体优势,提高重大装备自主化生产的比重,满足其他制造业降低投资成本、提高技术水平的要求;能源工业、原材料工业的改组、改造必须以提高国际竞争力为目标,为下游产业参与国际竞争创造条件;加大技术攻关和改造力度,注重消除产业链中影响整体竞争力的“瓶颈”约束;切实加强地质勘探工作,搞好矿山建设,充分利用国内外资源,为基础原材料工业和能源工业的持续发展提供保障;充分发挥比较优势,引导东、中、西部工业协调发展,支持老工业基地和西部地区加快工业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
五、可持续发展原则。要把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放在突出的战略位置,全面推进节能环保清洁生产技术,采用源头控制策略,大幅度降低污染物和有毒物对环境的污染。
按照上述原则,我们研究提出了机械、汽车、冶金、有色金属、石油及石油化工、化工、医药、煤炭、建材、轻工、纺织行业的近期发展导向,以供各投资主体和金融、证券、社会咨询部门参考。
(说明:该文件包括机械、汽车、冶金、有色金属、石油石化、化工、医药、煤炭、建材、轻工业、纺织等行业近期发展导向,其中摘录与无纺布行业相关的纺织内容。)
纺织行业近期发展导向
一、化纤及化纤原料
加大现有优势企业的改造力度,提高生产水平和集中度,形成若干个大型化纤和化纤原料基地。重点推进精对苯二甲酸或混对苯二甲酸(或中纯度对苯二甲酸)成套装置的国产化,进一步提高和完善国产化聚酯装置的水平,发展大容量熔体直接纺技术,开发5万吨及以上涤纶短纤维成套技术装备,细旦涤纶长丝熔体直接纺设备,降低投资成本,形成原料、聚合及纺丝配套发展。
提高差别化率,重点发展高仿真纤维、细旦及超细旦纤维、功能性纤维和复合型纤维等。主要有:以涤纶长丝为主体的细旦、超细旦纤维、四异纤维(异纤度、异截面、异材质、异收缩)和多功能的长丝混纤以及海岛型复合纤维。抗静电、高吸湿、抗起毛起球、阻燃等功能性纤维。高湿模量、高卷曲、中空粘胶短纤维和细旦、异形、多功能(阻燃、抗菌等)粘胶长丝等。
拓展化纤使用领域,为相关产业配套开发各类高技术、高性能纤维。如聚苯并双恶唑纤维、芳纶、碳纤维、超高强高模聚乙烯纤维等,加快研究及开发,使其产业化、市场化,以尽快满足产业用纺织品发展的需要。
开发和推广化纤新品种、新技术。如聚对苯二甲酸丙二醇酯、熔融法聚氨酯弹性纤维、聚萘二甲酸乙二酯纤维、聚乳酸纤维、溶剂法纤维素纤维、醋酸长丝、大豆蛋白质纤维、甲壳质纤维等新型纤维。
推进环保技术的推广应用,加强环保治理。落实“粘胶三废处理”和“浆粕黑液治理”等环保措施,鼓励采用纺织清洁生产的新工艺、新技术。
二、棉纺织
根据出口服装的需求,围绕面料开发,搞好上下游产业链的有机结合,形成纺织、服装的配套改造。继续淘汰落后生产能力,加快技术改造。发展清梳联合机、自动络筒机、无梭织机,有条件的企业可采用细络联的工艺配置,有计划地发展紧密纺、喷气纺、转杯纺等新型纺纱技术。开发多种纤维不同混比的混纺面料、交织面料、提花面料等,合理配置高速电子多臂和高速电子提花等装置。
三、高档面料
采用新型的印染后整理技术和设备,开发天然纤维的抗皱免烫面料、纯棉超柔软面料、高支轻薄毛纺面料、高档苎麻、亚麻面料、高档丝绸面料、舒适性针织面料等。研究合成纤维印染后整理加工的工艺、技术设备,开发各类不同风格的化纤面料、多纤维混纺交织面料、高档针织面料。采用超临界二氧化碳介质染色技术、等离子体技术、棉织物冷轧堆处理和生物酶技术。逐步实现清洁生产,使印染加工符合绿色环保要求。开发适用“小批量、多品种、快交货”要求的印染后整理技术设备。如电脑测色配色、电脑分色制版、激光制版、无制版印花、染化料的自动计量供液系统、自动控温系统。
开发各种装饰面料、功能性整理面料。主要采用阻燃、抑菌、抗静电、抗污、透气、透湿、抗紫外线等整理技术设备,进一步拓展面料的使用领域。
四、服装
提高服装的设计开发水平。推广采用计算机辅助设计系统,大力培育设计人才,创国际知名品牌。采用服装面料自动监测评价系统、自动裁剪机、电脑平缝机、服装虚拟图形系统、电脑控制多种形式的挂传输系统、立体整烫机、产品自动立体仓储系统、产品配送中心等先进服装加工设备和技术。开发生态、环保服装、各种功能性服装。开发服装集成自动化系统、服装结构数字化系统、企业资源计划系统,提高服装行业的设计、生产、营销、管理水平。
五、产业用纺织品
发展以纺粘法为主的非织造布。发展蓬盖材料、建筑防水材料、骨架材料、医疗卫生用材料、汽车内饰材料、膜结构建筑材料。开发玻纤织物涂聚四氟乙烯产品;提高高强涤纶丝涂聚氯乙烯(PVC)产品的质量;进一步完善后整理技术,发展超细纤维合成革基布。发展农用纺织品,特别是每平方米重量为15~20克的、能经受紫外线辐射的薄型纺粘法非织造布。
六、纺织机械
开发大型化、连续化和自动化的粘胶纤维、腈纶和涤纶成套设备以及生产特种纤维的成套设备。开发新一代高效、自动化的棉纺成套设备和机电一体化的织造设备。开发新一代高效、短流程、环保、节能、精密度高和机电一体化的前处理、印染、后整理工艺技术装备。开发产量大、效率高的机电一体化的经编机、纬编机、袜机和其他编织机械。提高纺织工业技术装备的通用件、基础件开发水平,加强关键部件、关键技术的攻关。(完)
国家经贸委行业规划司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