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之道

中小企业跨国经营——挑战与机遇(三)

发布日期:2008-10-26 点击数:2279

 

跨国经营的路径

出口进入模式
      出口形式的国际经营活动主要利用本国国内资源从事国际经营活动,目的是通过满足国外市场需求,获取出口利润,属于市场寻找型的国际经营模式。具体的出口进入措施有:

利用国际营销渠道
      中小企业可以利用境外的专业市场或中国商品城;参加国内外大型出口交易会、展销会,把产品直接拿到展示会上,吸引外商采购;在国外设立研发中心、国际连锁专卖或国外销售公司,营造国际销售网络,即以产品输出与品牌输出为双重目标,以提高经营自主性并通过控制促销、宣传等活动来体现其经营意图和提高产品的知名度。

通过地域集群合作出口
      中小企业集群作为企业与产业组织的一种形态,不仅能为中小企业带来设施同享的外部规模经济,快捷获取技术、信息和服务的便利条件,而且提高集群内企业的生产率。专业化分工协作使中小企业灵活机动,反应迅捷,更具有国际化发展的竞争优势。“集群效应”还能促进中小企业的技术创新,提高其差异化优势。在中国大陆,小企业集群体现集群优势的现象并不乏见,如在浙江省,有绍兴的轻纺小企业群、海宁皮革制品小企业群、宁波的服装小企业群、义乌的小商品小企业群、永康的五金小企业群、乐靖的低压电器小企业群等,许多企业集群的产品都远销海外。

开展网上贸易
      网上贸易即电子商务,为中小企业在国际市场上进行市场调研、客户追踪调查、品牌创立、新产品推广等方面提供了极好的信息平台和业务平台。中小企业逐渐意识到通过科技手段必将为中小企业的跨国经营活动带来巨大的收益。例如广东南海智星铝合金制品有限公司是1996年才成立的中小企业,却已通过电子贸易方式建立了庞大的海外客户群,出口额也以每年200万美元的速度递增。

契约式进入模式
      契约进入的方式可以直接参与跨国公司的全球供应链,是发展中国家广泛采用的进入国际市场的方式。

许可证贸易与特许经营
      根据许可协议,许可人把"无形财产的权利"授予被许可人,供后者使用特定一段时期。作为许可人将从被许可人那里获得特许权使用费。无形财产包括专利权、发明、配方、工艺、设计、版权以及商标等。特许经营是通过授予特许权进行经营活动,它允许一个组织或个人使用特许授予者的商品、招牌、产品、设备和方法,在特定地区里出售一定的商品和劳务。

OEM和ODM
      OEM可简称为“代工生产”或“贴牌生产”。这种经营模式在国际上已运作多年并行之有效。企业不直接进行生产,通过让别的企业代为生产的方式来完成产品的生产任务。这样,可随时根据市场变化灵活地按需下单,由此可促进形成新的经营优势,培养和壮大企业内在的扩张力,从而为更高层次的资本运营创造条件和积累经验。ODM为客户提供从产品研发、设计制造到后期维护的全部服务,客户只需向ODM服务商提出产品的功能、性能甚至只需提供产品的构思,ODM服务商就可以将产品从设想变为现实。

交钥匙工程
      在交钥匙工程中,承包人承揽外国客户的工程项目并负责项目的一切细节,包括操作人员的培训。当合同完成的时候,外国客户将获得一个可以随时完全运作的整个设施的“钥匙”。“交钥匙”的名字由此得来。交钥匙工程实际上是向其他国家出口工艺技术的一种方法。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这是一种高度专业化的出口。在出口和对外投资存在市场壁垒或目标市场不确定的情况下,中小型民营企业不选择输出实物和资本,而输出不受限制的无形资产技术(商标、专利、决窍)和服务。采用这种方式比设立海外分公司或子公司投资小、风险小、成本低而且被许可方便,具有吸引力。

直接投资进入模式
      直接投资进入模式与出口进入与技术进入不同,直接投资进入实际上是企业将管理、技术、营销、采购等优势以自己控制的形式转到国际消费市场所在地。

合资企业
      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本来相互独立的企业共同投资创建、共同拥有、共同经营管理的企业。除合资经营企业以外,还有合作经营企业,合资经营为股权式合资,由资金决定控制权,合作经营企业以契约式合营,按契约规定办事。

独资子公司
      在独资子公司中,企业拥有100%的股权。在外国市场上建立独资子公司的方法有两种。企业可以在当地建立新的公司,也可以通过兼并现存企业来促进在该国市场上的产品销售。

进行跨国并购
      中小企业通过同业并购,获得生产要素,扩大自身的市场占有率;通过纵向并购获得所需原材料、能源或销售渠道,达到控制上下游的目的。此外,企业根据自身条件,可采用多元并购,打破行业壁垒,迅速进入新的行业领域,利用目标企业的商业信誉、品牌、销售渠道等资源迅速占领市场;还能使中小企业引进国外先进的管理机制和经验、优良的工艺技术与设备,培养国际化管理人才。

参股国际化
      用参股的形式与国外产业资本紧密结合,深入到所在国的市场中去,尽快熟悉商业规则,缩短文化差异。对内迅速提升和补充国际化方面的技术和经验,对外拓展市场、打造品牌,增强国际竞争能力。福建新大陆电脑公司参股德国JQC公司,获JQC公司10%的股权。借助JQC现有的国际销售平台和销售网络,使新大陆缩短了国际化的进程。现在新大陆所有的产品都利用JQC公司在全球的销售网络相继出口,并吸收学习了JQC现有的经验。企业选择的国际经营方式与企业自身的竞争优势有关。在出口中已有优势的民营企业应适时选择直接投资方式,以投资方式作为最高选择逐步聚积向跨国公司发展的潜能。

企业联盟或战略联盟模式
      战略联盟具有边界模糊、关系松散、机动灵活、运作高效等特点。中小企业在跨国经营中,可以依据自身的条件,直接采用企业国际化高级阶段的步骤,即通过构建跨国战略联盟,直接进入国际市场,开展跨国经营。跨国战略联盟通过供给和分销协议替代直接出口竞争,形成了跨越式的跨国经营模式,合作双方保持着一种合作中的竞争关系,它通过提高战略伙伴的竞争力改善联盟企业的供给瓶颈和技术限制,降低了市场的进入障碍。中小企业如果选择构建跨国战略联盟,就不需要独自进行规模扩张和对市场的等级细化。这种技术和市场的合作可以在不影响原来企业的生产数量的基础上实现合作双方利润的最大化,通过订立跨国和跨地区的经济协议,使中小企业和国外企业进行协作,实现优势互补。

海外上市模式
      国内企业海外上市的途径可归为两大类:直接上市与间接上市。境外直接上市即直接以国内公司的名义向国外证券主管部门申请发行的登记注册并发行股票(或其它衍生金融工具),向当地证券交易所申请挂牌上市交易。间接上市主要有两种形式:买壳上市和造壳上市。其本质都是通过将国内资产注入壳公的方式,达到拿国内资产海外上市的目的。中小企业通过海外上市,实现资本融资功能,筹建大量海外资金,突破企业发展的融资瓶颈。不仅有利于企业自身的发展,推进现代企业制度的建设,而且学习吸收海外先进的管理经验,改善内部的治理结构,提高企业的国际化程度,更好地实现企业的价值。
      现阶段,国内企业海外上市的主要地点是香港、新加坡与美国。一般而言,出口模式没有直接转移任何资源,投入本最小、灵活性最大、风险性也最小;独资子公司或有多数股份的合资企业(控股企业)模式成本性要求最高,但也具有最强的控制性,有利于实现企业的全球一体化目标;许可贸易模式和特许经营模式有利于进入目标国家市场,尤其是封闭市场,因此常作为企业进入国际市场的“开路先锋”,但却可能使原企业丧失控制权、信誉受损。企业既可以在同一时间、不同地点交替采取不同的发展模式; 也可以采取集几种模式为一体的组合发展模式。
      中小企业朝着跨国经营方向发展是符合我国中小企业目前状况的。中小企业开展跨国经营的路径选择是一个综合、复杂的过程,需要不断审核自己生产经营的需要,跨国经营的动机和东道国的客观经济环境,并把握战略性、适应性、灵活性和主动性,利用企业优势和国际资源,争取国际竞争优势。
 

参考文献:
李瑞欣. 浅析我国中小企业的跨国经营战略. 经济论坛, 2007,(15):85-86
张宗建. 对我国中小企业跨国经营的思考. 当代经济, 2008,(4):84-85
邢晶晶. 我国中小企业“走出去”战略之对策分析.学位论文, 2006
丁敏. 我国中小企业跨国经营的比较优势及实施策略分析. 商场现代化, 2007, (1): 150
宋亚非. 我国中小企业跨国经营的动因及优势分析. 哈尔滨商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 (1): 9-12
吴时舫. 中小企业跨国经营路径选择的探讨. 机械管理开发, 2007,(2): 110-112
刘秀荣. 中小企业跨国经营风险规避对策探析. 商场现代化, 2008, (5): 51-52
兰勇, 周萍. 我国中小企业跨国经营的区域选择. 企业家天地, 2007,(9): 121-122
王姝怡, 刘丽艳. 中小企业跨国经营的现状及优劣势分析. 商业时代,(原名《商业经济研究》), 2007,(31): 39-40